(很喜歡團長每次在這路段所拍的景色,很有氣勢)
資訊彙整
Garmin:https://connect.garmin.com/modern/activity/3427129674
Strava:https://www.strava.com/activities/2184873776
完騎資訊:
此次重點記錄:
(有兩次都睡過頭,這一次又再跟一次北海岸團)
1. 後來修改了策略:與其前段開到爆掉,不如平均分配到最後。
2. 在關渡時,團長提了「輪車」的概念,而是我在關渡直線段時,出去帶時,那起步都帶太快
(就一開始那時間,我腳力都比較飽….),後來就先平穩,等大家接上後,再加速度。
3. 到三芝小七那,都是「觀察」為主,觀察如何在團隊中運作。不過,腳力也沒有飽到那去…..
4. 他們在「十八王宮橋」後,會是練速度的地方。我們也在這路段「加碼一趟」。
5. 出來領騎後,要「保留一口腳力」,待退下來後,要「咬」住集團時,所要耗費的。不然,很容易掉出去!
6. 回程的濱海段,一路很有默契的,看到路標1KM,就是換人出來領騎。
7. 白沙灣過後,志奕掉出去,團長緩了一陣,後來就繼續騎,且過了「派出所」沒有停,他要趕11點回到水門處。
8. 這一段,我盡量採「平風」的方式:跟上他的速度,但不吃他的風。練練自已的腳力。
只要進入爬坡段,我都要超全力的,撐住那一口氣!才可以咬得住這速度。
9. 紅樹林段後,我就不跟了,就依自已的速度,放慢騎車。
技術心得:
1. 我「休息把模式」的加速,不是很快,而且會靠身體晃動的方式增加速度;這不是說很好,正常會是「核心」發動才是。
2. 「非大腿式抽車」,在實務上,爬坡追擊別人的速度,並沒有比「坐著」踩好(且較累);就僅算是「肌群轉換」的功用而已。
所以用此方式抽車拉速度,成效不大。
3. 屁股往前坐,是「休息把模式」下較好出力的踩踏模式。
流水帳:
228連假四天,第一天、第二天,都算是在家休息 (好累喔!)
今天(第三天),才出來騎車,因為「團騎」的約束力,讓我可以在一早「四點十分」起床!
五點三十分,到達了水門。
而在松山那一帶,遇到了「陳裕」大哥,看到這時間,有人騎得很快,大概都是我們的人吧XDDD
就這樣,一同到達水門, 而明村已在那兒等待。
待Joy 、志勇、志奕,到齊後,我們就出發!
河濱段
前段都算穩穩的,跟在集團之中;在洲美段,志奕就噴出去了,我就跟上咬住他。
後來關渡直線段,我也出去領騎拉速度,腳力也都全力在踩。再來就是明村出來領騎。
討論到了輪車
在關渡休息,明村就說「我出去領騎」時,那一開始的速度都太快了,很容易造成別人跟不上 (脫逃戰術另當別論~)
所以,聊聊了「輪車概念」,水滴輪車之類的~~
嗯,輪車的概念原理,我算是之前有了解過,所以,待會就視狀況,看怎麼在團隊中騎車運作。
登輝坡
這一段,也是自已訓練的重點,這一段團長有拉速度,所以就盡力的咬住這一段爬坡。爬完這一段。
三芝小七
就這樣一路「非爆衝」式的,騎到了小七,在這兒休息了一陣。 在會中了解了「阿公18」!!志奕說還有「阿媽」車款(??)
濱海段 + 來回20KM加碼訓練
這是在加碼時,自已後面幫拍的
這幾段呢,就是「騎累了」就比個手勢,由後面的人領騎,自已退下休息,
然後,留意,一開始領騎時,速度不要一下子拉太快。
後來有看到對向的「追風團」~
早餐時間
肚子也餓了,就來「兩個飯糰」加上一杯豆漿~~~~而這一次又是「劉大哥」買下了這一攤!!真是感謝啦!
回程海岸線段
海岸線段,開始進入「輪車」模式,每個人無特別交待的,就看路標,1KM就是換人領騎。
就這樣,一路到了白沙灣爬坡段。
而這1KM剛好輪到我,就這樣全力去爬那個坡。
而志奕在這個坡掉了出去。
明村趕時間一路推線
明村要趕 11點到水門,就這樣一路推線。
而我也這樣跟騎這一段路。
採用「平風」的方式,就是不吃他的風,在右側那,依他的配速跟看看。
平路速度、爬坡段的速度,都可以感受出他的腳力。
而真的「爬坡段」就是有hold得住這口氣!!我就想想:「他也一定一樣累!我要撐住它!」。
就這樣,沒有被放掉。一路跟到紅樹林。
紅樹林後,我就放慢騎自已的
再來就明村 自已繼續推進,而我放慢速度,開始自已騎河濱。
河濱的「親子團」騎車,還真是多。真是的適合出遊的好天氣。
就這樣,一路緩緩騎回家。時間:12點左右。
再來,就是昏睡到下午四點了。
(THE END ~花3HR ~ 寫日記還是要一鼓作氣的寫,不然時間都浪費在這上面卻沒有做事)
0 意見 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