需求邏輯
(用概念記錄一下這次的開發邏輯,順便做的思緒的統整)
這一次的處理,可達到以下需求:
- TableA新增一個欄位 ColumnB。
- 依照TableY的資料,填入ColumnB。
- 將原本TableA的Subpartition的欄位依據,從ColumnA 改為 ColumnB。
- 一切要 線上調整,不可以downtime.
參考文
最終採用 DBMS_REDEFINITION 實作:
- Performing a large correlated update – Learning is not a spectator sport
- 這篇直接達到我的需求,使用REDEFINITION調整Schema外,還同時可以「填資料」!
- dbms_redefinition example
- 一篇標準的 DBMS_REDEFINITION 的使用方式,說明各步驟的用意。
- DBMS_REDEFINITION (官網)
- 各函式的參數說明
更新大量資料(update data)的作法 參考文:
- Efficient way to UPDATE bulk of records in Oracle Database - Oracle Database
- 做了各類Update的效能比較(裡面有6類的寫法,採「直接update」效率最差 )。
- Oracle update tuning tips
- 各類的update說明
- Update very large Oracle table tips
- 使用CTAS (Create Table As Select) 的速度最快
- (此篇沒有細部講做法)
前言
(隨性寫寫這次的背景故事吧)
當初在 加欄位後補上資料 的這個需求時,用基本的update處理,但PRD 上有 上億筆 的資料,讓我必需重新考慮 Table Lock 及效能的議題。
而原本調整 Table Subpartition Column的實作方式,是採用 DBMS_REDEFINITION 這 Utility處理。
(DBMS_REDEFINITION 最大優勢:Online Handle !!!)
所以開始思考,它能不能 在調整Schema 時,又 同時 做掉填資料呢? 最後 找到了 “參考文” 所述的作法。
另外, 最快的作法 是 CTAS :於另Table整理好資料後,再 做exchange.
實作時的各個”雷區”
授權
GRANT ALL ON SYS.DBMS_REDEFINITION TO TEST;
GRANT CREATE ANY TABLE, ALTER ANY TABLE, DROP ANY TABLE, LOCK ANY TABLE, SELECT ANY TABLE TO TEST;
事前準備
- 建立_INT的表格 (Interim)
- 從CTAS方式建立,包括 調整為正確的subpartition column.
- 要手動補上其Subpartition資訊,不然在Redefinition時會死掉 !
- 我是自寫一個loop,依據 TableA 去建立 TableA_INT 的Subparitition.
- 從這Table取得資訊:USER_TAB_SUBPARTITIONS
- 建立好的TableA_INT Table,要將它其下的Constraint 移除 (這是從CTAS方式建立時產生)
- 這是在執行「COPY_TABLE_DEPENDENTS」時會發生的錯誤。
- 自寫一個Loop,從這Table:USER_constraints 取得其相關資訊,再將它移掉
- 語法:ALTER TABLE XXX DROP CONSTRAINT YYY;
建立Function
這是為了讓DBMS_REDEFINITION的定義,可以”填資料”
- 最重要的是 Function要加上 "DETERMINISTIC" 才可以被運作
CREATE OR REPLACE FUNCTION GetXXXX( ….) RETURN DATE DETERMINISTIC AS ~~ BEGIN ~~END;
處理的Key依據
官網(各函式說明):https://t.ly/VnV9
DBMS_REDEFINITION.CONS_USE_PK
DBMS_REDEFINITION.CONS_USE_ROWID
- 這要留意的是使用「ROWID」,則在 執行 DBMS_REDEFINITION 後,它會產出「unused」的欄位!這要手動移除
- 語法:ALTER TABLE XXX DROP UNUSED COLUMNS;
CAN_REDEF_TABLE
- 檢查Table是否可以執行DBMS_REDEFINITION ?
START_REDEF_TABLE
- 在這一步,就已將資料copy 至 TableA_INT的表格了
- 額外取得資料填入,於此步驟定義。
- 未執行完成,則要用 ABORT_REDEF_TABLE 釋放。不然會刪除不掉_INT的表格。
COPY_TABLE_DEPENDENTS
- 此Table原本的約束(Index/FK/PK……),靠此函式同步保留住的
- 出現這種錯誤:ORA-00904: "XXXColumn": invalid identifier,(我是無解), 將它的Ignore Error 屬性設為true.
SYNC_INTERIM_TABLE
- 這設定,是當處理 DBMS_REDEFINITION 時,若有 其它的Session 異動 TableA時,它會自動同步到 TableA_INT
FINISH_REDEF_TABLE
- 這一步,才會真正將 TableA 與TableA_INT 做交換。
- 結束整個 DBMS_REDEFINITION 流程
刪除INT 表格及Unused 欄位
- INT 表格也是實際占空間的,要刪除;語法:DROP TABLE xxxx CASCADE CONSTRAINTS PURGE;
- Unused欄位 要記得刪除。
結論
使用 DBMS_REDEFINITION,目的就是 這些 Online 異動 全交給它,
這次是頭一次使用這Utility。到時再記錄跑「上億」筆的異動要多久了,
然後,這一次自寫客製的Scripts,很多,將它分成「準備」「執行」那步驟,並寫個「Revert」的流程,以便於重新再次執行 (便於反覆測試)
後續更新
1.
處理的資料量大時,不要使用「CONS_USE_ROWID」,會產生大量的LOG(??)
使用「CONS_USE_PK」讓其對應,不用再產生ROWID欄位了。
2.
照理是可以Online 操作,而最後一步「FINISH_REDEF_TABLE」 則是真正的切換動作。
若怕它造成「Package Invalid 」等意外狀況,可以獨自於「離峰」時期執行。
(THE END)
0 意見 :
張貼留言